全国免费热线
0731-82042415
如何校准胶质层测定仪的热电偶?
2025-07-21 09:42:47
校准胶质层测定仪的热电偶需遵循以下步骤及注意事项,结合工业测温规范与实操经验:
一、校准前准备
环境控制
确保校准环境温度稳定(波动≤±1℃),湿度<80%,避免振动干扰。
使用冰点槽将热电偶冷端恒温于0℃,或通过冷端补偿电路修正。
设备检查
清洁热电偶测量端,去除氧化层或煤焦油残留(可用软布蘸无水酒精擦拭)。
检查热电偶导线无破损、接头无松动,避免接触电阻影响精度。
二、校准方法选择
实验室高精度校准(推荐)
双极法:将标准热电偶与被校热电偶捆扎后放入管式检定炉,在恒温区(100mm长度内温差≤0.2℃)比对热电势,每温度点读数≥4次并取平均值。
微差法:反向串联标准与被校热电偶,直接测量电势差(适用于同型号热电偶快速校准)。
现场快速校准
使用干井炉(温场均匀性≤0.02℃/min)搭配标准铂电阻,比对被测热电偶读数,误差超±1℃需更换。
若无法拆卸,可通过红外热像仪检测热电偶套管温度分布,判断安装是否异常。
三、关键参数与周期
校准温度点
胶质层测定仪常用温度范围为300~600℃,需覆盖实际工作区间,重点校验500℃附近(易出现氧化漂移)。
校准周期
常规工况:每6个月校准一次;高温或腐蚀环境:缩短至3个月。
若历史校准数据显示年漂移<0.5℃,可延长至1年。
四、常见问题处理
读数不稳定:检查硅碳棒阻值配对(偏差<10%),避免加热不均。
超差修复:剪去热端氧化部分重新焊接,或更换热电偶(K型偶在600℃以上易老化)。
注意:校准后需记录数据并粘贴标签,注明有效期。若设备报错代码与温度相关(如E15),优先排查热电偶是否校准失效。